巴菲特自己这么说,很多人也如此称呼巴菲特是个资金配置的高手。
第一层级的概念,只是在于觉得他就是很懂得深入的选择股票,股票赚得的利润比其他标的要高,但是虽然这句话听了许久,但仍是粗浅的感受,对于什么叫资金配置仍是模糊的。
尤其是当手上持有许多股票时,如何判断资金的投入多寡带来更好的回报,这也是模糊的。
透过最近的了解,试着更深一层的去思考这件事情。
巴菲特不只是把投资的公司当一般事业经营,相较于要把公司扩大营运,不如说他把每个投资的标的都视为现金产生器,追求的不是经营规模最大,而是要资金产生的效益率最佳。
如果A公司能产出现金,但是若要扩大规模就比需要投入更多资源,当资源投入下去后,可能所带来的回报效益率并非最好,巴菲特可能反而不那么偏好继续投入,反倒是将A公司的营运产出的资金取走,然后将现金投入在可能回报效益率较好的B公司。
而如果有C公司的营运逐渐升温,如果继续投入能够换来极高的回报效益率,则甚至他可能将A公司或B公司产生的现金转投入C公司。
因此在判断旗下每家公司能够产出多少现金,以及投入与产出的回报是否有效益,借此巴菲特会将资金在不同公司内部间移转,以寻求最好的总报酬。譬如他曾将波克夏纺织厂赚来的现金不投入机器厂房设备,而是转投资在保险公司上,透过保险公司比纺织厂要高的回报提升报酬率,再透过保险公司的保险资金去转投资比保险业报酬率更高的产业,再一次提升保险业与纺织厂之间的整体报酬。
其次每次购买的公司,又会评估投入的资金以及公司未来成长性能带来的报酬,从中取得取舍。
这说来简单,但执行上还是要更多深入研究。
不过这对于极想再提高报酬率的我来说,是个不同心境的思考模式。